七、层层合并,存在孙公司的情况
孙公司还是比较常见的,有些集团甚至有六七层的子公司。这种情况下,有两种合并方式,一种是一层层合并,比如第六层跟第七层的合并,第五层则跟第六层的合并报表合并,也就是上层拿下层的合并报表合并。另一种是,直接在最终层面做合并抵消分录,无论多少层,通通在最终的合并层面写。
(一)分层合并
母公司拿子公司的合并报表来合并,从最底层开始,逐渐往上合并。
我们看案例中的G公司,G公司是母公司,H公司是它持股80%的子公司。我们先把G跟H公司合并,得到G公司的合并报表,即课件中《08 01G公司-小合并》这张表。
然后在大合并中,引入《08 01G公司-小合并》。
我们假设上期的分录是已知的,本期分录如下:
实收资本 | 10,000,000.00 | |
盈余公积 | 3,675,631.00 | |
少数股东损益 | 2,863,044.00 | |
长期股权投资 | 6,000,000.00 | |
少数股东权益 | 9,523,688.60 | |
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| 685,761.00 | |
年初未分配利润 | 329,225.40 |
这是用成本法做的,要验证年初未分配利润跟上期是否一致。
这里要注意一下,在计算少数股东权益时,要用子公司合并报表中的“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合计”;计算少数股东损益的时候,要用子公司合并报表中的“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”。因为在层层合并的情况下,子公司合并报表的“归母”才跟母公司有关系,子公司合并报表中的少数股东权益和少数股东损益,那是子公司的少数股东的,跟母公司没关系。
(二)在最终合并层面一步到位?
在最终的合并层面一步到位,听着有点高大上,省事儿很多。其实,这种方法在没有可行性,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:少数股东损益、少数股东权益的计算。
1、少数股东损益的计算
在不考虑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的情况下,少数股东损益比较容易计算。一旦各个子公司之间有内部交易,那就够呛,每一个内部交易都要单独处理,超级麻烦。
2、少数股东权益的计算
少数股东权益,要用抵消后的下级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来计算。比如,案例中的G公司、H公司,在计算母公司对H公司的少数股东权益时,要用减去G公司对H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之后的金额来计算,这中间的逻辑非常复杂,很难研究出来。
基于以上两点,完全没有必要研究在最终层面一步到位的做法。
还有一点,也是最重要的一点,即使我们研究出一个通用公式来计算少数股东损益和少数股东权益,在最终层面一步到位,跟一层层合并上来,两者之间所花的时间差不了多少。所以我们根本没必要研究一步到位的做法。
最后一点,如果下面的子公司要单独出报告,那就必须做子公司的合并。要不然,我们在最终层面做了个大合并,最后还是要单独做小合并。
基于以上原因,根本没必要在最终层面一步到位。
只有符合以下两个条件,在集团层面一次到位才能节省一点点时间:
①整条线都是100%持股。比如母公司100%控股B公司,无论B公司这一枝发出多少子公司,都是100%持股。因为100%持股不存在少数股东权益和少数股东损益,在哪儿抵消都一样。
②下面的子公司不用单独出报告。
评论